2.中国香根草网络及其在香根草系统发展与传播上的作用

  •         自1988年格雷姆肖先生将香根草引入中国世界银行红壤开发项目以后,中国学者对香根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香根草技术在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上的作用进行了不少研究。为了协调好香根草系统的研究、发展与推广, 在国际香根草网络的支持下,以中国复合农林业网络为基础,中国香根草网络于1996年在南京宣告成立。

    一、建立网络信息库

            作为网络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信息传播,而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应了解全国有那些单位或个人可能对香根草系统感兴趣,香根草系统可能应用于那些地方。为此,中国香根草网络专门对全国的农、林、水土保持、生态、环保、国土、公路、铁路、矿山、土建等各有关学科的教学、科研、政府部门、及技术推广部门有关信息加以收集、整理。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为资料的发放和信息传播奠定基础。

    二、努力促进香根草系统的广泛传播

            中国香根草网络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传播香根草系统。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编印了一系列出版物:《香根草通讯》,主要介绍国内外香根草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一般每年出版四期,中文本。但有时为了将中国的进展情况向国外传播,也出版了英文版。《香根草与水土保持》活页文选,它以不同色彩的纸张向农业单位或农业推广人员介绍香根草的用途和实用技术。《当代复合农林业》季刊,主要向复合农林业工作者介绍香根草系统在复合农林业中的应用。此外,为了向科学工作者系统介绍香根草系统的研究情况,中国香根草网络于1998年出版了《香根草研究与展望》一书。为了更加广泛散发香根草技术,网络专门于2001年印制了大量明信片式的贺年卡,在春节前夕发给全国各地有关单位。在1997年‘福州会议’的基础上,网络系统总结了前一阶段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出版了《香根草研究与展望》一书,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为了推广泰国Diti Hengchaovanich先生将香根草系统应用于工程保护的原理和技术,中国香根草网络于2001年翻译出版了该书,并向工程部门散发。闻名于世的绿皮书《香根草――防治侵蚀的绿篱》曾经于1990年翻译出版,为了配合“中国香根草与复合农林业技术项目”的实施,中国香根草网络于2002年对2000年新出版的绿皮书重新翻译出版,并广为散发。与此同时,编印了板栗、茶树、桑树的栽培技术的科普书,并介绍了如何应用香根草篱保护这些经济林。为了促进香根草系统在工程保护上的应用,网络编印了活页彩色照片。不同的出版物散发给不同的读者,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读者的要求,为香根草系统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 通过公共媒介传播香根草系统

            为了促进香根草系统为广大公众所了解,在各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下,不少公共媒体对香根草系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介绍。据不完全统计,中央电视台、参考消息、科学时报、交通时报、南京日报、金陵晚报、丽水日报、岳西报、农民日报、安徽经济报等等均对香根草作了报道。有的报纸还报道了不止一次。与此同时,诸多科技杂志也对中国科学工作者对香根草系统的研究作了报道,这些杂志包括水土保持研究、中国水土保持、世界农业、生态科学、生态学杂志、植物杂志、热带作物科技、热带地理、当代复合农林业、江西红壤研究、水土保持通报、江西科学、公路、华东公路、广东农业科技、山地研究、福建水土保持、江西水利科技、江西农业学报、福建交通勘察设计、广东公路勘察设计、江苏省公路学会学会工作通讯等书刊。值得指出的是不少科研项目及其发表文章都是由农业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的产物。这就有力地促进了香根草系统在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并促进了香根草系统在不同部门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十多篇文章发表在各种公路杂志上,对香根草系统在公路建设上的应用与推广创造了条件。

    四、组织召开不同类型会议和培训

            召开会议是促进交流和发展有效途经。如第1章所述,由中国香根草网络主持召开的1997年‘福州会议’和1999年‘南昌会议’对于总结经验、将香根草系统扩展到工程保护领域分别起到促进作用。两次邀请格雷姆肖先生来华介绍香根草系统的起源和进展,以及泰国学者Diti Hengchavanich 先生来华介绍他将香根草系统应用于工程保护的原理和实用经验。鉴于香根草系统涉及到农业与工程两大学科,中国香根草网络在召开‘南昌会议’时专门请江西省管理局共同组织,以便更多工程部门人员来参加会议。并通过培训私营企业人员,开创了私营企业在传播香根草系统上的历史。除了由中国香根草网络直接组织召开的会议以外,网络成员还积极参加了各兄弟单位和部门召开的水土保持、公路建设等会议。并协助公路、铁路等部门召开了香根草系统应用技术鉴定会(详见有关香根草系统在公路、铁路上的应用)。

            虽然香根草系统在中国的传播已有些年头,但仍然有不少人对香根草系统较为陌生。这种情况在农村十分普遍。为此,中国香根草网络组织了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如香根草系统培训班,香根草繁殖技术培训班,香根草保护茶树、板栗等经济林培训班等等。在开办这些培训班之前都做了充分准备,印制了专门资料。将课堂讲授与田间教学结合起来。并派出专业人员到施工现场指导检查种植质量。同时,香根草网络还不失时机的向地方干部介绍香根草系统,并鼓励地方干部宣传香根草。培训中除广泛散发了由国际香根草网络和台湾编印的香根草彩色墙报外,还组织农民编印自己的墙报。仅在大别山区在2002年直接受到香根草培训的农民就达600人,其中50%为妇女。此外,中国香根草网络还努力帮助单位和个人种植香根草或是建立起他们自己的香根草苗圃和公司。努力促进香根草系统的传播和推广,避免香根草技术被少数人所垄断。

    五、示范与访问

            树立一个好的种植典型胜过课堂教学。在宣传和推广香根草系统时往往可以看到由于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经历不一样,接收香根草系统的程度也不一样。因而在应用香根草系统时表现得参差不齐。为此,中国香根草网络在检查、评估项目的基础上,有意识的组织人们参观香根草种植好的和应用香根草系统得当的农户。并给他们发给一定的奖励,鼓励人们向他们学习。此外我们还鼓励不同项目区的领导相互参观学习,吸取经验,取长补短。此外,省际之间也进行了考察与访问,如在香根草系统应用走在全国前列的福建省公路学会一行11人于2000年9月去浙江省考察了香根草系统在浙江山地的应用情况。

            为了更好的学习国外经验,中国香根草网络除了翻译出版外国资料外,还于2000年在泰国召开第二届国际香根草会议之后,专门组织了十多位中国专家和私营企业人士去实地访问。此外,某些省属香根草网络也组织了类似的出国考察活动。与此同时,邀请国外朋友来华参观香根草的应用和示范地,让他们分享中国的经验。

    六、发放草苗和赠送试验经费

            中国香根草网络除免费提供信息和资料外,还在国际香根草网络的支持下,向全国各地某些有意试种香根草的单位和个人免费提供香根草苗,并免费运达种植地。同时,向他们提供试验经费,并要求他们将试验结果反馈给中国香根草网络。以便将他们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介绍给别人。

    七、协调试验与研究

            中国香根草网络不断通过提供信息,鼓励和协调研究,并不断将资料加以汇总。基本掌握了香根草在中国的生长习性,适宜生长的条件和范围,为香根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和应用提供了条件。同时,在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调有关单位共同申请香根草项目,并把香根草系统的传播与贫困山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得到了山区人们的好评。

    八、协调香根草种苗供应,做好种植技术咨询服务

            本网络在大力进行香根草系统宣传、推广的同时,还注重种苗的繁殖与协调供应,协同从事香根草试验研究。种植较早的江西、福建等省有关单位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种苗繁育基地。这些基地大都依托在科研、教学单位,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生产的种苗质量优良,为香根草系统的应用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来,经由本网络以优惠价协调供销给缺苗的云、贵、川、鄂、豫、苏等省千万余株,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用户一致好评。供销种苗的同时,还毫无保留提供技术资料,使用户种植成功。另外,对各地提出的技术咨询,本网络也随时由专家作出答复,使香根草技术为更多人了解与掌握。从而促进了香根草系统在我国更广泛而顺利应用并获得更佳效果。

            今后,本网络还将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力度,加强与种苗繁育基地的进一步联系与协作,以生产更充足优质种苗,及时满足需苗用户之所需,力促香根草系统的更大发展。

            鉴于中国香根草网络在香根草系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先后于1998、2000、和2002年荣获国际香根草网络、泰国国王、和国际侵蚀防治学会的嘉奖。